事實上,這個主題對我而言是一種新的嘗試。告訴自己每周要給學習英文的讀者一個回饋。長久以來,我相信會形成一種圈子(English community),進而形成一種風氣。
就筆者這幾年教學的經驗,我覺得有一些感想。首先,現在台灣小朋友的英語相較我這個五年級的,程度上相差不遠(但是不是有好多的教學法嗎?什麼直覺式、自由式…)?這點實在讓我想不透?但是現在小朋友的聽與說倒是比我們過去20年好多了。原因無他,無非就是現在社會開放多了,小孩子也變少了,接觸外國人的機會大大增加了,這樣listening & speaking能不好嗎? 不好也難喔!
但是不幸的是:讀和寫的能力卻大大退步了。我們過去資源不足,只好用力的背,用力的讀,像是筆者就是有興趣卻苦無機會練習聽說,只好硬碰硬拿起梁實秋的字典一直背,背到我去美國讀書,有些學生說我的閱讀比他們好呢! (其實現在的美國學生閱讀程度不太好,可能是因為不太看書了)。
所以說呢?這樣就打平了。台灣的英語的分數在全亞洲只是一直倒到退,就像台灣的經濟一樣。這要怎麼說呢?台灣不是都說要改善英語教育嗎?現在看來雖然聽與說都進步了,但是其他都退步了阿!英文卻不是只有聽與說阿!這些年來的英語教改都去哪了?一些口號響徹雲霄,一些好漂亮的名詞(我們過去可沒有這些名詞喔!我們還是念的好好的)。
英語教科書更是離譜,不但沒有系統的上,還一綱多本。我們LKK的課本都蠻照著系統上課,對於一個外國學生來說(嘻嘻!我們就是外國人),過去的國立編譯館+我們外面的補習教材,這真是良好的組合。
台灣除了英文教育之外,教改的部分真的是罄竹難書。真不知道把美國教育直接transplant移植過來台灣有什麼好處呢?好了,回歸正傳,台灣的英語教育現在是總分退步(因為變成亞洲倒數第四),雖然聽與說進步,但是讀與寫卻是一蹋糊塗(要不然你去問教英文作文的老師,呵呵!),但是讀與寫卻是英文很重要的基礎ㄟ,尤其對於像我們這種外國人而言更是重要,除非你在台灣可以提供全英文的環境,但那是impossible的啦! 所以我給台灣的英語教育B-,算是不及格!我給自己加加油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